中国—沙特文学展在利雅得举行
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12日浏览量:
新华网利雅得10月11日电(王海洲、罗晨)主题为“时代印记与人性回响”的中沙文学沙龙近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。此次活动汇聚了中沙两国知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,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。作为2025中沙文化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,本次中沙文学沙龙由五洲新闻出版社、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与沙特苏德国王大学联合举办。苏丹国王大学校长助理加姆迪在活动主旨演讲中表示,近年来,沙特和中国出版机构密切合作,完成了文学、文化遗产、学术书籍等10多个主题的作品互译。奥萨马说:“我希望通过文学和文化“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在致辞中表示,中沙文化有很多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交流借鉴,中沙经典互译出版项目正在顺利推进。 继续为亚洲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提供支持并作出积极更大贡献。在与文学学者的对话环节,来自中沙两国文坛的四位代表就“如何在作品创作中体现个人与时代的关系”、“对“个人负责”解读的差异与共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。“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历史文明”。中国著名作家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嘉分享了阿拉伯经典《一千零一夜》故事节选与她个人作品《大海的一生》的文学相似之处。麦嘉表示,《海里的生活》对他个人来说是一本“自我超越的书”。这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。沙特文化和信息部图书奖获得者、著名作家优素福·穆海米德也在活动中分享了获奖作品《气味陷阱》的创作经历。穆海米特表示,《气味陷阱》通过三个角色通过气味感知世界的各种旅程来探索人性、记忆和道德冲突。他说,它揭示了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,呈现了个人的心理撕裂和他们的救赎。是在现代化进程中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、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林凤民表示:“世界文学是通过无数次的翻译而形成的,让世界变小,让心变大。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,更是情感的移植和视野的拓展。”沙特国王大学理学院表示:“这些优秀作品深刻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,帮助读者汲取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智慧,为建设更加和谐的世界提供精神资源。”